在过去的30年里,A股市场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其中不乏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本文将回顾A股最近30年中的五次大牛市,分析它们的成因、特点以及给投资者带来的启示。
第一次大牛市(1990-1992年)
成因: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股市的正式诞生,在初期,由于市场参与者较少,交易量有限,股价波动较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进入股市,推动了市场的繁荣。
特点:
1、时间短但涨幅大:从1990年的95.79点上涨到1992年的1429.04点,涨幅超过14倍。
2、政策驱动明显:当时的中国股市受政策影响极大,多次出现“政策市”现象,1992年5月出台的“救市”政策直接推动了股指的大幅上涨。
3、散户主导:由于机构投资者尚未兴起,散户投资者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
启示:
这次牛市虽然时间短,但涨幅惊人,给早期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它也暴露出市场的不成熟和散户主导带来的投机性过强的问题,投资者应警惕政策变动带来的市场波动风险,并注重价值投资。
第二次大牛市(2005-2007年)
成因:
经过长时间的熊市调整,A股市场在2005年迎来了转机,当时,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期,企业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不断提升,股权分置改革(简称“股改”)的推进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特点:
1、基本面驱动:这次牛市主要由企业盈利增长和宏观经济向好驱动。
2、蓝筹股崛起:与第一次牛市不同,这次蓝筹股表现尤为突出,如招商银行、贵州茅台等成为市场的领头羊。
3、机构投资者崛起:随着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社保基金的入场,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市场的重要力量。
启示:
这次牛市强调了基本面分析的重要性,投资者应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而非仅仅追求短期投机收益,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也表明,专业投资者的崛起将推动市场更加理性和成熟。
第三次大牛市(2014-2015年)
成因:
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震荡后,A股市场在2014年再次迎来牛市,当时,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政府推出了多项改革措施以提振市场信心,流动性过剩也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特点:
1、杠杆效应显著:这次牛市出现了明显的杠杆效应,融资融券、场外配资等杠杆工具被广泛应用。
2、科技股崛起:与第二次牛市不同,这次科技股表现尤为抢眼,如东方财富网、乐视网等成为市场的热门股票。
3、散户与杠杆资金共同推动:散户投资者和杠杆资金共同推动了市场的上涨,这也为后来的崩盘埋下了隐患。
启示:
这次牛市提醒投资者要警惕杠杆带来的风险,虽然杠杆可以放大收益,但同样也会放大亏损,投资者应理性使用杠杆工具,避免过度投机带来的损失,科技股的表现也表明,关注新兴行业和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是获取超额收益的重要途径。
第四次大牛市(2019-2021年)
成因:
在经历了2018年的熊市调整后,A股市场在2019年开始反弹,当时,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政府推出了多项支持政策以提振市场信心,外资的流入也为市场提供了资金支持,随着注册制的推进和科创板、创业板等板块的设立,市场结构逐渐优化。
特点:
1、政策支持明显:这次牛市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多项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减税降费、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政策措施为市场注入了信心。
2、板块轮动明显:与第三次牛市不同,这次牛市呈现出明显的板块轮动特征,在初期以科技股为主打后逐渐转向消费股、金融股等,这种轮动使得更多板块有机会表现并吸引资金流入。“抱团股”现象也值得关注这些股票通常具有较大的市值和良好的基本面但价格却相对低估因此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并推动其价格上涨,抱团股”现象也带来了市场波动性和风险投资者需要谨慎对待并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板块或股票进行投资,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牛市中北向资金持续流入成为推动市场上涨的重要力量之一这表明外资对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