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透视2025年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平均收益率为3.87% 机构专业管理能力价值凸显

专题:2025基金一季报:最新持仓曝光!

  本报记者 昌校宇

  2025年一季度,在政策支持、产业升级和资金流入的协同作用下,主动权益类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取得了近六年最佳开年表现。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全市场4512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只含主代码,下同)平均收益率为3.87%,其中超七成产品实现正收益,3只基金收益率突破50%,科技板块表现尤为突出。

  这份亮眼“答卷”既反映了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得益于监管部门持续推动权益类基金发展的政策引导。在此过程中,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和产业研究深度成为决定业绩差异的核心要素。

  资金涌入科技赛道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一季度,全市场545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率超过10%。其中,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以60.26%的收益率摘得桂冠,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A、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紧随其后,收益率分别为53.65%和52.32%。

  政策层面,监管部门持续强调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定位。今年3月份,中国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会议提出“在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上持续加力”“更好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这与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形成良性互动,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也直接催化了二级市场投资热情。

  从持仓结构分析,科技赛道成为绩优基金的共同选择,尤其是人形机器人、AI、先进制造等领域标的。以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为例,其前十大重仓股中的恒立液压、浙江荣泰、华曙高科、奥比中光、三花智控等均为机器人产业链标的。Wind资讯数据显示,华曙高科一季度股价涨幅高达97%,浙江荣泰、恒立液压等股价累计涨幅亦超50%,成为推升基金净值的主要动力。

  回顾一季度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基金经理张荫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宏观环境错综复杂、叠加业绩空窗期的背景下,以AI、机器人为代表的久期长的成长性赛道出现结构性机会,自年初以来取得较高涨幅,尤其是市值偏小的小盘股。”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基金经理张璐在产品四季报里表示,随着人形机器人量产接近,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重点关注的是拥有供应链优势、技术具有护城河、价值量较大的优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公司,包括机器人总成商、丝杠及设备、减速器、传感器、电机等。

  资金流动方向印证了市场对科技赛道的偏好。根据一季报,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总规模从2024年末的0.48亿元激增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13.21亿元,总份额则从0.46亿份“膨胀”至8.18亿份。

  深度研究创造超额收益

  自2024年起,监管部门多次强调,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强化公募基金投研核心能力建设,提升对投资者的服务能力。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答记者问时介绍,去年9月份到现在,共注册权益类基金459只,占同期注册基金产品总数的七成。权益类基金规模从6.3万亿元增长到7.7万亿元,占公募基金总规模的比例从20%提高到24%。

  与此同时,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主动权益类基金展现出显著的阿尔法收益能力,凸显了专业投资机构通过深度研究和主动管理创造超额回报的价值,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和行业配置能力成为超额收益的关键来源。

  例如,上述绩优基金的成功不仅在于基金经理押注人形机器人赛道,更体现在对产业链的深度挖掘。以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为例,早在2024年四季度,该产品就已通过隐形持仓(第十一名至第二十名)加码震裕科技(电池)、汉威科技(传感器)等产业链细分龙头,展现出基金经理对产业趋势的前瞻性判断。正如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基金经理闫思倩所言,一季度把握住了AI时代的科技主线,通过提前布局获得突出的市场表现。

  在投资布局上,张荫先表示:“一方面关注确定性,寻找在机器人业务中较高概率进入供应链的公司;另一方面挖掘弹性,积极寻找主业基本面有支撑或改善、同时新拓展机器人业务的优秀公司,这类标的一旦实现‘0到1’的突破,有望获得估值及业绩的双击机会。”

  2025年一季度的市场表现表明,当产业趋势、政策导向与资金流向形成共振时,资本市场能够有效发挥价值发现功能。

  对于二季度A股市场走势预判,张荫先认为:“一季度,成长性板块经历了一轮显著上涨,随着市场情绪的集中释放,部分板块的短期估值已处于相对高位,后续需要密切关注市场波动和政策动向。二季度大盘预估以区间震荡为主,关注结构性机会。”

  在闫思倩看来,随着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新质生产力也成为A股市场的长期主线。同时,中国持续建设制造强国,以新能源为代表的制造业仍具备长期机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