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度训练营
/ 记者手记 /
作者 | 施嘉翔 周荣旺
编辑 | 冯平 张馨尹 胡世鑫
“我的前同事马克曾经告诉我一个写稿的故事,当他一夜没睡看到屏幕上还只是稀稀落落300字的时候,对于黎明的到来感到万分惶恐,于是把窗帘拉上,最后用毛巾堵上透出光线的缝隙。”
——《南方周末特稿手册》
我的“黄金年代”
2000年秋天, 财富全球论坛大会在成都举办,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也参加了此次大会,南方周末当期的头版头条即是此次大会的相关报道。
马克熬了一晚上的夜,只写出了三百字,而截稿时间是当天早上九点。
眼看着天由浓黑变成淡黑,然后慢慢泛白,马克掩耳盗铃般拉上所有的窗帘,假装天还没亮。
彼时的马克还是《南方周末》见习记者,为写稿发愁。20年后的他,已经成长为《财经》杂志执行主编、《财经十一人》主编。
“整个世界已经天翻地覆了。”回首往事时,马克说。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深化,中国经济正处于腾飞阶段。
1997年,毕业不久的马克任职于国务院发展中心下属的中国经济时报,这份报纸当年最重要的工作是跟踪报道国研中心为十五大做的专题研究,研究由吴敬琏挂帅。
“那年吴敬琏67岁,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有一次在西安门大街红绿灯路口,因为满脑子课题,没注意到红灯,被交警拦住训了一顿。”
十五大报告发布时,马克和他的同事们看到当初印在报纸上的话——公有制实现形式应当多样化,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被写进了报告,他们兴奋不已。
“那时我是一个刚毕业的小孩,这么重要的报道只能打打下手,但是仍然很激动,感觉参与到了国家的改革进程。”
2000年,马克离开中国经济时报去了《南方周末》 (下称“南周”) ,在那里工作了10年之久,形成了体系化的业务方法和价值观。
2020年秋,在深圳采访
巅峰时期的南周,全国各地媒体的顶尖记者聚在一起,他们身上充满了“江湖气”。
马克刚加入南周时,主管业务的常务副主编已经快五十岁了,是业界名人,但常有二十多岁的记者挑战他。
那年春节南周做了一个“记者回家乡”的策划,一名记者因为没有被分配任务,在会上当众质问常务副主编自己为什么不能参加这么重要的策划?
副主编很耐心地跟他解释,但这位记者的嗓门越来越大,还说:“我可以那么大嗓门,但是你不行,因为你是主编”。副主编也急了,说“主编也是人”。
那时南周的中层干部是竞争上岗的,每个人都可以在竞聘会上发表竞聘演讲。2005年,马克竞聘经济部主任,呼声最高,但能否通过还需要总编辑点头。
马克觉得自己希望不大,因为一年多前总编辑刚上任时,马克曾公然在全员大会上与他唱反调,据说会后总编辑直接去了医院。
竞聘结果公示前夕,总编辑专门把马克叫去谈话,说南周唯才是举,对问题的看法不一致正常,只要把握住共识——把报纸做好,就好。
马克顺利上任。
从《财经》到《财经十一人》
2009年底《财经》杂志重组,马克因为长期和妻子北京广州两地分居,接受邀请,出任《财经》副主编,分管公司产业报道。
其他财经媒体理所当然“晃”过去的事情,在《财经》杂志一定要追根刨底。
2010年秋,在浙江大学讲座
比如报道小米上市,绝大部分媒体会用“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小米亏损439亿元,但按照非美通用会计准则,它盈利59亿元”一句话带过。
“在《财经》不可以一笔带过,我们要交代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前一种会计准则要求在利润中扣除一次性损益,公司上市时会出现巨额的期权或股转债支出,盈亏就在于是否扣除这笔支出。”
《财经》还要求记者写稿必须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马克举例说,记者的稿子里引用了科斯定理,编辑会追问记者啥叫科斯定理,如果记者答不上来,相关内容就会被删除。
2013年11月,《财经》产业组编辑陈庆春注册了微信公众号《财经十一人》,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产业组当时一共十一名编辑记者。那会儿微信公众号出现才一年多,大家都不清楚这个新鲜事物意味着什么,《财经》产业组也只是觉得这就是多了一个发稿渠道。
随着编辑相继离职,2015年11月开始,公众号只能由马克一个人来更新,直到2018年6月《财经》杂志重新设计新媒体战略,《财经十一人》才从个人号变更为公司号,开始团队化运营。目前,这个号已经成为《财经》杂志商业报道的主阵地,并在业界形成了专业严谨的口碑。
2018年6月,《财经十一人》团队有13个人,随着业务不断发展,如今团队人数已增加到30人。
2021年初,《财经十一人》推出了一个面向年轻读者的公众号《半熟财经》,它的定位是“Z世代的商业世界生存手册”。团队里的记者都是95后,最年轻的记者是99年的——今年的应届生。
2020年年中,《财经十一人》的读者主要分布在26-60岁这个年龄段,25岁以下读者比例只有8.2%,并且74.8%的读者是男性。
团队希望有一个新号,和18-25岁的“半熟”财经读者拉近距离,也希望他们“全熟”之后,能够自然而然地成为《财经十一人》的读者。
马克说:“《半熟财经》的‘半熟’已经做出调性了,怎么把‘半熟’和‘财经’统一起来,我们还在探索。”
目前,《财经十一人》18-25岁读者比例11.7%,增加了3.5个百分点;男性读者比例66.8%,下降了8个百分点,这与做《半熟财经》不无关联。
“媒体+智库”,打破传统媒体的现实困境
《财经十一人》正致力于打造一个“媒体+智库”双轮驱动的商业新媒体平台。
媒体的核心是发现事实传播事实,而智库的核心是创造洞见,二者的工作性质和实现回报的方式都不一样。
媒体的商业模式,过去是以发行量换广告,现在是以流量换广告。但《财经十一人》这样的严肃商业媒体天然处于流量劣势,花几个月做的调查性报道,流量比不上娱乐明星的一条花边新闻。
马克认为他们的优势在于能够长期跟踪一个领域,在工作中积累知识和洞见。
《财经》创刊于1998年,23年以来深入报道过中国商界发生的几乎所有大事,追踪过几乎所有的重要企业、公司,这个过程中积累的知识,远非公开发表的新闻报道所能承载。如果这些知识能够沉淀下来,转化成更深入的研究性产品,那会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遗憾的是,在此之前,编辑部的工作主要围绕新闻内容展开,新闻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产品,记者们很难沉下心来深度研究。同时随着人员的流失,留存于他们脑中的知识也就离组织而去。
2020年7月,《财经十一人》组建了研究部(《财经》产业研究中心),目前有四位研究员,已经产出了不错的成果,今年的代表性产品是中国高碳行业上市公司“碳中和”排行榜。
2020年冬,主持《财经》年会
目前马克的绝大部分时间仍花在编辑日常稿件上。2021年国庆,七天长假里有五天他都在朋友圈转发财经新闻,并附上评论。“那几天我陪父母回老家探亲,但也得发稿,我的大部分同事也都在采访写稿。”
《财经》编辑部的内容生产是采编分离、编辑主导。但重要的采访编辑也会参加,重要选题,编辑必须全程跟进采访过程。
“《财经十一人》相当于二次创业,创始人都不可能脱离一线,各行业均如此。”
马克希望到明年下半年,他能够把精力放在三件事情上:第一,把组织沉淀下来的知识进一步体系化,从而给团队提供方法论;第二,设计新产品;第三,招募人才,优化企业文化。
事实上,无论《财经》还是《财经十一人》,在新媒体的所有领域都是跟随者,而非引领者。对这一点,马克表示遗憾,但也坦然以对。
“微博是新浪推动的,公众号是微信的发明,短视频是抖音推动的,中长视频是b站推动的,无论是网站时代、微信公号时代或者短视频时代,传统媒体都被甩在了后面。”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传统媒体离创新太远了,听不清市场的脉搏,也缺乏技术能力。
遵循着传统媒体“把事儿写准了”的准则,《财经十一人》已经运营了3年多,但仍未进入到一个比较从容的阶段——养活现有团队的同时,有可观的利润做创新产品。
马克希望《财经十一人》的每一名成员都能有体面的生活,生活从容,灵感就会更多,创新就更有可能。《财经十一人》实行合伙人制,团队成员能以“虚拟股东”的形式,分享发展红利。
一开始,《财经十一人》只有4个合伙人,现在有8个,占全部员工的1/4左右,马克预计再过两三年,合伙人比例会达到一半左右,并成为常态。
财经记者的专业门槛很高,文笔要流畅、要懂所报道的行业、要能从财报中读出新闻、英语水平也要过硬,因为很多上市公司的财报都是英文的。
“拥有这样素质的人,他还愿意做媒体,那他一定是真的喜欢媒体,这样的人必须成为公司的合伙人。”
2021年夏,在云南
Q & A
1. 您能否以
《东北拉闸限电与能耗双控无关,这三点才是真实原因》
这篇稿子为例,简单讲一下一篇报道从选题产生到发布推送的全过程呢?
选题没啥可讲的。当时这事儿已经从行业热点变成了社会热点,只要你是一个媒体,你就肯定会去写。我们写的那篇我认为是所有媒体里最靠谱的,因为作者在电力行业沉淀了快十年,非常专业。
所以我们一开始就知道事情的矛盾焦点在哪里,停电限电去年前年大前年都发生过,只是没今年这么集中,形成矛盾的80%的因素,今年和往年都差不多,我们要做的是找出另外20%的激化今年矛盾的因素。
这次停限电中,有种流行解释叫“大棋论”,就是停限电是“国家在下一盘大棋”,但对我们来说这完全是无稽之谈,我们从一开始就不可能被它牵着鼻子走,因为我们知道这事儿的底层逻辑。
电是一个商品,停电就是商品短缺。商品短缺,要么是供给不足,要么是需求过剩,无非就是从这两个角度出发。为什么会供给不足?因为发电用的煤没有了。为什么会没有煤了?因为多种原因导致煤的供给减少了。
2. 对热点选题的要求会比深度报道稍微放低一些吗?
不会放低标准。
强时效性稿件和弱时效性稿件是两套标准,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强时效性稿件需要快速出稿,但我们不会为了时效性而去牺牲准确性。而且我认为真正能考验媒体是不是优秀媒体,就是看他们能不能写得又快又准。
今年8月份,一位国有企业的总裁跳楼自杀。我们是18:30知道这个消息的,20:00 我们就写完了报道,但我们不确定他是否为自杀,所以一直在找别的信源去交叉核实。最后,我们在当晚21:30发布了这一报道。如果当天核实不了的话,我们就不会发布这篇报道,虽然这意味着损失巨大流量。
3. 有人认为“在学校里读经济学专著不如直接就考一个证券从业资格证”,您认为一名新闻系的在校生想要从事财经记者这个职业,在校期间最应该做些什么?
这完全是两个层面的东西,一个是道,一个是术。其实在学校的时候,还是应该多读经济学原著,比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或任何一本经典的《经济学原理》等,这样的话你的根是正的,不容易被一些阴谋论所蛊惑。
4. 对于国家发改委征求意见:非公有资本不得从事新闻采编播发业务,您觉得如今的媒体还是面临着一个比较严峻的形势吗?
看你怎么理解这个事儿,如果你之前的写作习惯于囫囵吞枣的话,那日子确实是不好过。
但是从好的一方面来看,它会倒逼着你把文章写准,倒逼你不要去发表你自己都没把握的东西,至少对做商业财经新闻的记者来说,虽然限制更多了,但空间仍然是足够的。
马克
《财经》杂志执行主编
“深度训练营:记者,是一个需要反复训练的职业。南都周刊深度训练营,青年记者聚集地,用新鲜食材,烹饪独特味道。在这里,做一场不功利的实验,发出我们年轻人的新闻之声。”